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

有關雛鳳鳴的思考題

對於雛鳳鳴的成長及成功,我這個台下無名觀眾希望大家思考以下問題:

第一,由1960年至1971年的11年內,雛鳳鳴劇團真正自己上台演出的日子只有13天!其他的工作就是當舞蹈員,協助師傅演出及電影拍攝,合計只有3個月左右,而<白蛇傳>及<李後主>同是因開支過大至蝕本收場。老實說,整個團隊捱得非常辛苦!尤其女孩子超過20歲是適婚。很多位都頂住婚嫁及家庭經濟壓力過沒有收入的日子,60年代尾社會動盪,粵劇市場跌到低谷,大批伶人走埠及移民;所以,不是外人說的風光及含住金鎖匙出世!!


第二,老師用人物網絡去支持學生演出,是很多老師今日都會做的事!如果學生唔得,就算送飛都冇人去。當初她們落鄉演出棚戲,有戲迷回憶台下只得十幾個觀眾,直到後期爆棚。鄉民是不會因為任白而賣帳!唔好睇返屋企瞓覺追電視劇好過!不要忘記,七八十年代每日早晚都有起碼6套粵語殘片播放,要睇任劍輝可以睇電視,唔需要睇班細路女。所有成員16歲先學藝,比同輩遲起步8年有多,必須花上兩至三倍努力去貼近及超前!劇團的成功真是捱出來,靠實力打出名堂,童叟無欺!
第三,任白的訓練模式跟其他伶人的最大分別是群體訓練及雙師傅, 因為人數過多,採用的方式較俱規模及全面,與訓練一兩位的有異。由兩位生旦再訓練一批生旦;對比現時文千歲夫婦較開放的教授方式及取向,有時會質疑任白究竟是培訓學生還是影子?白雪仙本身戲路狹窄,又要學生以生旦配演她們的劇目,多少限制了有才華的學生出路,亦不見她們特別加持向外發展的幾位。刨作為唯一的文武生,加上沉重的行政工作,壓力是超乎想像!直至她休息,及70歲的變化,而受到內外非理性的攻擊後,令人深思任白收徒的
最終目的是什麼?龍梅不是自由組合,是<盲婚啞嫁>與任白不同。是幸福還是悲劇只有當事人才知道。

(刨刨和她第一位全劇花旦江雪鷺曾合演梁祝,也是她心愛的劇目之一。)

第四, 個人感覺刨刨由1999年再公開露面至2000年後的復出,有人頗刻意將公眾視線導向仙團的成功,既要刨高度參與,又強烈眨抑班霸的存在,將人家打回1969年。其實雛鳳鳴對仙團的正面影響起碼佔上三分之一。仙團成功是姻緣際會,當中用了幾多被美化的手段,行內人不斷有暗示。內地解放後至封關前,大批京崑伶人在港謀生(包括向群/粉菊花/鄭孟霞等),鄭孟霞的參與將粵劇美化為一大功勞。至於仙團劇本的文學成分高,唐滌生不是只為仙團服務,究竟這說法有否誇大?或是白雪仙的宣傳手段利害?芳艷芬一早邀請大學教授撰寫劇本,是改革劇本的先鋒,惜文武生(任姐)被人奪去,難有後續。講到底,幾高水平的劇本,沒有可壓台的伶人--任姐的演出,都是徒然!上一輩明爭暗鬥人踩人,今日所謂的<勝者>又是否問心無愧?
(白雪仙如果不是得力這3位,根本無法成事。但這3位的下場如何?)

第五,任白訓練舞蹈員到組織雛鳳鳴,都是無心插柳。不懷疑她們的初心。但時移勢逆,人心隨年月變質,尤其在任劍輝逝世後更明顯!近年不少觀眾替雛鳳鳴劇團,尤其刨刨近十年的遭遇心痛!明明一個金漆招牌,為何被一班人搞到亂七八糟, 當中更是大話連篇。在沒有任姐首肯下,某班人作出的各種錯誤決定, 直接傷害任刨兩師徒的名聲,是天理不容!龍劍笙女士及雛鳳鳴劇團影響香港粵劇文化整整50年,所有成就得來不易。 觀眾眼睛雪亮,那些牛鬼蛇神想侵蝕/獨食人家成就乃敗德之舉!想搏後世好評,不如作公開道歉,或消失在公眾視線內,或返回你應站的位置上好好反思!

(有幸於年中拜訪任姐,面對這位巨匠,心情竟是出奇地平靜祥和,無法解釋。)


版權所有,轉載請說明來源!


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

柳郎,你返𠼝喇!!!

 79歲龍劍笙激罕現身!移居加拿大多年返港栽培後輩 網民讚保養得宜似40出頭 (2023.12.5)







龍劍笙近年鮮有在香港露面,近日名伶文千歲及音樂名家潘細倫的入室弟子黎耀威進行演出,激罕見到龍劍笙現身支持,網民更大讚:「完全冇老過像40出頭」。 

龍劍笙早前已移居加拿大溫哥華生活。
龍劍笙早前已移居加拿大溫哥華生活。
阿刨龍劍笙從藝50年推出首張個人CD《任曲笙韻》。
阿刨龍劍笙從藝50年推出首張個人CD《任曲笙韻》。 
龍劍笙早年已到加拿大生活。
龍劍笙早年已到加拿大生活。 
龍劍笙因移居溫哥華,一度暫別舞台。
龍劍笙因移居溫哥華,一度暫別舞台。 
龍劍笙到溫哥華生活後,曾返港演出。
龍劍笙到溫哥華生活後,曾返港演出。 
龍劍笙當年在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宣傳上,預祝74歲生日。
龍劍笙當年在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宣傳上,預祝74歲生日。 
久未露面的龍劍笙近日現身支持後輩黎耀威,網民讚冇老過。
久未露面的龍劍笙近日現身支持後輩黎耀威,網民讚冇老過。 
黎耀威最近在高山劇場有多場演出。
黎耀威最近在高山劇場有多場演出。
粵劇名伶龍劍笙對後輩非常欣賞。
粵劇名伶龍劍笙對後輩非常欣賞。 
龍劍笙與鍾楚紅好老友。
龍劍笙與鍾楚紅好老友。 
鍾楚紅於2014年首辦個人相片作品展,獲粵劇名伶龍劍笙到場支持。
鍾楚紅於2014年首辦個人相片作品展,獲粵劇名伶龍劍笙到場支持。 
龍劍笙在溫哥華生活愉快。
龍劍笙在溫哥華生活愉快。 
龍劍笙健康非常好。
龍劍笙健康非常好。 
龍劍笙師承名伶任劍輝及白雪仙,1969年起成為雛鳳鳴劇團正印文武生。
龍劍笙師承名伶任劍輝及白雪仙,1969年起成為雛鳳鳴劇團正印文武生。 
龍劍笙曾為畀面丘亞葵返港演出。
龍劍笙曾為畀面丘亞葵返港演出。 
龍劍笙回流返港栽培後輩。 
龍劍笙近年甚少公開露面。
龍劍笙近年甚少公開露面。 
龍劍笙多年來保養得很好。
龍劍笙多年來保養得很好。 
龍劍笙明年便80歲。
龍劍笙明年便80歲。
已有多年沒有公開露面的龍劍笙,明年便80歲,近年回流返港栽培後輩。在黎耀威前日(4日)在社交網公開的合照,龍劍笙保養得非常之好,比起真實年紀起碼減齡廿年。照片中見到她臉上皺紋不多,頭髮更是啡黑未見銀絲,不過就放棄多年來的大眼鏡框標誌,換上長方形眼鏡,精神非常好,網民更大讚似40出頭,只是身形比過往更為瘦削。 

黎耀威喜獲對戲排練

黎耀威留言感謝龍劍笙到場鼓勵及教導:「感謝笙姐昨天駕臨現場鼓勵,無言感激!更感謝笙姐撥冗悉心教導,從我四月首演《帝女花》的片段中,鉅細靡遺指岀需要改善的地方,還與我作生旦對戲的排練,更給予其他角色寶貴的建議。言傳身教,身體力行。為的希望我輩傳承下去,演得更好!難能可貴,畢生感銘!」 

龍劍笙16歲開始學藝。
龍劍笙16歲開始學藝。 
龍劍笙生於教師家庭,在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。
龍劍笙生於教師家庭,在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。 
龍劍笙七度謝幕感激愛戴,亦感念已故恩師、名伶任劍輝栽培,一度淚灑舞台。
龍劍笙七度謝幕感激愛戴,亦感念已故恩師、名伶任劍輝栽培,一度淚灑舞台。 
龍劍笙與恩師任劍輝於1969年合演粵劇《紫釵記》。
龍劍笙與恩師任劍輝於1969年合演粵劇《紫釵記》。 
粵劇名伶龍劍笙於1974年在電影《三笑姻緣》中的唐伯虎造型。
粵劇名伶龍劍笙於1974年在電影《三笑姻緣》中的唐伯虎造型。 
龍劍笙和李沛妍演出《 牡丹亭驚夢》之《遊園》。
龍劍笙和李沛妍演出《 牡丹亭驚夢》之《遊園》。 
龍劍笙2019年上演的16場《蝶影紅梨記》圓滿落幕。
龍劍笙2019年上演的16場《蝶影紅梨記》圓滿落幕。 
龍劍笙(刨姐)喜歡「柳夢梅」角色。
龍劍笙(刨姐)喜歡「柳夢梅」角色。 
龍劍笙與鄭雅琪演出的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大獲好評。
龍劍笙與鄭雅琪演出的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大獲好評。 
上粧後的龍劍笙,渾身散發才子的瀟灑與倜儻。
上粧後的龍劍笙,渾身散發才子的瀟灑與倜儻。 
龍劍笙功架十足。
龍劍笙功架十足。 
龍劍笙於2018年為其掛帥的大型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綵排。
龍劍笙於2018年為其掛帥的大型粵劇《蝶影紅梨記》綵排。 
粵劇名伶龍劍笙跟鄭雅琪進行排練。
粵劇名伶龍劍笙跟鄭雅琪進行排練。

 

網民期待龍劍笙再踏台板

不少劇迷見到龍劍笙露面感到高興,紛紛留言:「笙姐盡顯前輩風範!威仔好幸福!」、「熱烈歡迎刨姐到港!」、「可以得笙姐教導對戲指點,真真好幸福的威」、「見到笙姐,真係好多幻想空間,希望你們再度合作,期待好戲」、「恭喜你呀。笙姐親自教導,一定獲益良多呀」、「刨姐加持下,期待更上層樓!」、「在前輩的指導下,看到你的努力成果」、「笙姐幾時可以喺舞台演出呀?好期待!」、「其實刨姐真係超勁 樣貌多年如一 完全冇老過像40出頭」等。







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

尊師.重道,道亡何來尊師!





1960年2月的假入室所謂拜師,就是這個小朋友,白老人的16妹(任姐手抱那位)的生日會,竟然叫齊多名記者(右上黃圈者)到其大宅大肆報導,陳氏父女就在兩疏蕉情況之下拜師? 真稀奇!1960年中,<白蛇傳>就公開招募舞女,白老人是什麼盤算,都幾恐怖!

這個insomewhereeaster是賤中之賤,同是Connieshirley另一變身!!!
不斷用刨的新聞雜誌舊片引人注意,做是非,扮思覺失調!本身就是豬癲粉/梅癲粉,無見過YOUTUBER賤到如此地步。人自卑無能,就用攻擊人去扮強扮傻扮中立,垃圾不如!!!!!!!!


有人不斷標榜尊師。重道梁實秋說過所謂「尊師」並不僅是對老師表示敬意,更重要是重視老師傳授的「道」。以表演行業來說,「道」者即「戲德」,就是個人的修養及處世的良知底線。無道、無戲德者枉稱為師!

2009年至今,沒有人容許長期被蒙騙而默不作聲,加上集團仍不斷派出打手爪牙搞事,至2022年1月,仍想用模糊方式呃公眾。所以,一定要將惡行公諸於世,以證視聽!我沒有責任為任何人發聲,但必須為良知發聲,實在太過份了!

2022年,不知刨刨有什麼動向,希望你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重掌在自己手裏,不須在無良人身上浪費同理心,正常人用四神湯(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)去修煉自己,但魔鬼及禽獸永不,反而利用別人的感恩、善解、包容去作惡


2022年2月3日 星期四

心如落葉任風橫

 世情亂、疫情惡,剪不斷、理還亂,惟有苦中作樂........……



發現寶姐姐的演出片段,很珍貴!年少時,與刨刨及寶姐姐都緣慳,看過她們的演出太少了。記憶中的寶姐姐很有台型,出場的氣勢,演出的壓台感,真正的大老倌!回想,是何等珍貴,是可一不可再了。林李同台我無緣看,卻自少聽他們的唱片,樓台會.....雷鳴........都帶我重返兒時。
這相片真經典,任姐及林家聲過去合作無間,有說林時有在任姐身上偷師。至雛鳳及頌新聲大鬥法期間,任姐為學生加持,尤其在優化整體製作方面。看了一段藍先生憶述老師為示範從輪椅躍起的往事,真老師,就是永遠令學生懷念,感動!

來自1940年代戰後的一篇長文剪報, 看後哈哈笑, 粵劇的問題已討論了70年! 
這篇提到粵劇<文武生>的起源,來自一位叫靚少華的大老倌,自此,過去的細分行當不復再,帶給粵劇很大的變化。70年前, 劇評已經說有大老倌懶散, 技藝退步, 新一輩又一蟹不如一蟹。更指出劇本概念守舊, 創新的劇本又不能被大眾接受。哈哈哈!藝術如水, 變幻無窮, 但又無形中在天地間隱隱地循環。


開始了YOUTUBE幾年,以上的數據分析嚇我一跳,原來我是長期和不是我年齡層的觀眾溝通。如果資料沒有虛構,都幸有25%是較"年輕"一族。有多人在研究如果將粵劇觀眾年輕化普及化,看來不易,或已是定律?當日隨刨刨喜歡粵劇的年青人,今日都步入人生下半場了.........


朱師傅好似有新搞作,又多張珍藏。刨刨好得意!

朱慶祥提到刨及雛鳳鳴。講得對!聲色藝德, 團隊精神是最重要。 感覺很多伶人拜他為師,其實都是想從中知道,任刨兩師徒的演出方法。 朱師傅也直說新一代要學習真正有戲味的演繹法。近日見到有留言說,戲曲不需跟老師學習,走上台做自己才是!無知程度令人咋舌,香港竟有此等觀眾, 模仿及傳承的意義都分不出,太悲哀! 
車淑梅多次提及阿刨阿刨,大家都掛念她。車最後講到有些人用踩低人抬高自己去搏宣傳,這些娛樂圈先下手為強的卑劣手法, 傻都知,太好笑! 大家都領教太多太多了!
朱提到刨<紅樓夢>大婚那場,做了個後僵動作,相當危險。不過,我仍然盼望她再演<紅樓夢>。

以70年代後的女文武生計,刨演的大袍大甲戲算不少。
記憶中,另一位可能是陳劍聲。

販馬記之趙寵寫狀 主演 龍劍笙 江雪鷺,驚喜!!!

一個本來擁有的及一個可以擁有的簽名,如今只遺下電腦影像,慘哉!


古洞還有沒有棚戲?相片來自一個新界旅遊網。
1979年的演出,主會與劇團合照。哈哈!刨刨在東張西望,
還有波叔四叔,看來正日演的是<帝女花>。



1986年的荃灣藝術節特刊很清楚刨刨年年月月的尊師重道,
很清楚劇團步入更昇華的階段。可惜年少無緣觀賞,惟有收集資料留念。

"最先以整體製作而不是以明星為號召的劇團之一",
(節錄自1986年市政局為劇團寫的簡介)
以我當時有限的現場感觀,是成功達到的,是很明顯的。
刨刨時至今日仍然不斷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,是首要的管理思維。


盛極時代一切隨風,智者思考後繼發揚,超能者推倒所有.....哈哈哈!
愚我者眾,默立無言.........或尋趣在時光隧道,自得其樂。

是2018年蝶影記招的相片,希望主持人不介意轉貼。
那次記招刨刨不是西裝校長look,改穿低調文雅的小外套,煞是好看。


網上有MCL為刨刨電影出的廣告

在思考如何聰明地將本大相集搬回家去,哈哈!(影片來自丘老闆FB)
很多朋友仍深切盼望刨回來,若是演出,真是除非除非華光師傅再顯再顯奇蹟。
若刨不演,疫情過去後,在港或在加來個慶祝會/分享會都不錯。
希望至愛的刨刨考慮考慮,大家實在太掛念你!太掛念你!
嘩哈!期待已久,以為老闆放棄了,希望大師作品不會令我們失望。
看著相片,仿如隔世,眼淚大滴大滴掉下...........

閃咭?? 哈哈哈! 老闆太有童心,戲迷都幾十歲了。
見閃咭不如見人,Miss her so much!每次經過曾經接放學的地方,都想起刨刨........

心念佳人,掛念遠在他鄉的您。已經一年多了,刨刨您好嗎?
(圖片來自<友緣相聚>,刨在foodbank做義工的情況。)


噢,刨刨兩版<帝女花>都加插了盲人導賞,比捐款更有意思。

刨刨劇團在紅磡體育館演出過多少次?
過去,刨刨劇團曾為亞洲藝術節在紅館演出過2次,每次5日6本。但她對那場地不甚滿意,注重演出效果及觀眾觀感的她,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及執著。

當年刨的<紅樓夢>票價多少?是130元
那年為籌備<紅樓夢>,刨刨為服飾道具走上走落,親赴上海訂購,還趁機會去欣賞下越劇的<紅樓夢>。同期另一劇團(新組合)的票價是200元,當年引起一遍爭議,亦有記者問刨的意見,她對答大方得體,是大老倌應有的器度。其實劇團各有各做,觀眾用腳投票,互相尊重便是。